69岁女子心脏停跳40分钟,“临时心脏”救回一命

来源: 腾讯网2023-08-27 02:35:36
  

一般情况下,心脏停跳超过7分钟,人就会死亡。近日,扬中市一名69岁的女子却在心脏停跳40分钟后,重获新生!这到底是怎么回事?8月26日,扬中市人民医院心脏大血管外科给出“答案”。

现场

心脏“阀门”开关失灵


(资料图片)

院方介绍,前段时间,69岁的郭阿姨因心悸、胸闷、气急频繁发作且间断加重,来到扬中市人民医院心脏大血管外科就诊。

医生问诊得知,从8年前开始,郭阿姨每当劳累时就会感到胸闷、心悸,严重时有明显气急,还伴有夜间阵发性呼吸困难。不过,休息后可逐渐缓解,曾经心电图、心脏超声等检查诊断为“风心病、房颤”,自服“华法林、比索洛尔”。

最近一个月,类似状况再次出现,并有加重趋势,晚上睡觉时甚至不能平躺,还会反复出现夜间阵发性呼吸困难。结合心脏超声检查,拟诊断郭阿姨为“风湿性心脏病、二尖瓣重度狭窄、房颤、急性左心衰”,随即收住入院。后经进一步检查,确诊患者为“心脏瓣膜病”。

院方告诉记者,人的心脏就像是一台发动机,分为四个气缸:右心房、右心室、左心房和左心室,二尖瓣和三尖瓣相当于连接心室与心房间的“阀门”,阀门开关不灵(即瓣膜狭窄或关闭不全),就会导致心脏工作失常,心肌劳损,造成胸闷、气促、呼吸困难等心功能衰竭的表现,也就是临床上的心脏瓣膜病。如不及时治疗,患者会逐渐出现心功能衰竭,危及生命。

根据现状评估,患者必须通过手术治疗才有一线生机,若不做,患者可能会因心衰不治而导致病情进一步恶化,并失去手术机会。

但因患者高龄且体质较差,做手术,虽有生机却也伴随着高风险。如何确保手术进程顺利和治疗效果?院方组织多学科会诊,就手术方案进行讨论。经心血管内、外科综合评估,最终确认实行体外循环下行二尖瓣置换+左心耳切除术。并邀请到上海东方医院肖亦敏教授团队,同步进行技术支持。

要救她,必须先让心脏停止跳动

据了解,体外循环下行二尖瓣置换+左心耳切除术不同于一般的先天性心脏病手术,实操难度高、涉及科室多,术后监测尤其对术后容量管理要求也很高。

“做这场手术,她的心脏必须要先停止跳动才可以。”扬中人医心脏大血管外科主任王建平表示,心脏这个“发动机”,主要功能是为血液流动提供动力,把血液运行到身体各个部位,而现在它坏了需要修理,就必须先关掉机器再修理。因此手术进行时,需要为患者提供一个“临时心脏”,在医学上叫做建立体外循环,使用人工装置取代人体心肺功能。

这除了需要高超的技术外,对涉及到的心胸外科、麻醉科、心血管内科、重症医学科、超声科、影像科、设备科、输血科、手术室等各科室的配合度和团队协作性要求很高,也是对一个医院整体水平的考验。

为确保手术的万无一失,扬中人医院领导高度重视,院长朱进华、党委副书记杨彬组织牵头,全面协调相关科室,术前多次召开研讨会,对术中的每个环节和可能出现的情况,以及应对之策作详细讨论,给出应对方案。

40分钟后,“扑通”声成功响起

一切准备就绪,8月12日上午9点,经过各科分工协作、充分准备,在40余医护默契的配合下,患者心脏停跳,同一瞬间体外循环成功建立。

主刀医生打开心脏探查,发现患者二尖瓣钙化、增厚,瓣口重度狭窄,面积仅约1平方厘米伴有关闭不全。此外,术中还发现患者左心房内一块2*1厘米大小的血栓,如果脱落势必引起下肢动脉栓塞、肠动脉栓塞甚至脑栓塞,后果不堪设想。术中为其置换了生物瓣膜,同时完成左心耳切除+左心房血栓清除术,历经了40分钟停跳的心脏也在此刻自动复跳。

最终,经过心外科团队3个多小时的努力,这场“命悬一线”的手术于12:30顺利结束。术后,患者转重症医学科,在心胸外科与重症医学科联合精心治疗下,第二天已成功撤离呼吸机,第四天由重症医学科转入心胸外科普通病房。

目前,患者各项生命指标正常,正在顺利康复中。

值得一提的是,此次手术的成功,填补了扬中市人民医院在心胸外科瓣膜置换手术领域的空白,这也是扬中完成的首例体外循环下心脏手术。

通讯员 包丽娟 匡雪莲

扬子晚报/紫牛新闻记者 万凌云

校对 盛媛媛

关键词:

责任编辑:sdnew003

相关新闻

版权与免责声明:

1 本网注明“来源:×××”(非商业周刊网)的作品,均转载自其它媒体,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,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,本网不承担此类稿件侵权行为的连带责任。

2 在本网的新闻页面或BBS上进行跟帖或发表言论者,文责自负。

3 相关信息并未经过本网站证实,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,据此操作,风险自担。

4 如涉及作品内容、版权等其它问题,请在30日内同本网联系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