赵思进与他的竹编作品
(相关资料图)
封面新闻记者 刘可欣 徐语杨 实习生 雷喆雅
“宁可食无肉,不可居无竹。无肉令人瘦,无竹令人俗。”苏轼在写下这句诗的时候,应该没有想到,竹子不仅能观,还能玩出这么多的花样。
2014年,道明竹编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。这项曾经走入千家万户的手工技艺,正式进入了保护名单。为了不让这项技艺被束之高阁,道明竹编国家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赵思进给自己立下了目标:一直创新,让道明竹编千变万化。当道明竹艺村的夏日风头正劲,封面新闻记者来到了赵思进的竹编工作室。这位已经88岁高龄的手艺人说,只要是对竹编感兴趣的人来到这里,工作室大门都会向他们敞开。
赵思进竹编作品《天坛》
经纬交织
编织能保存近百年的竹编作品
以往的道明竹编,可以用来编织簸箕、提篮、包包、背篼等等生活用品和农具。随着道明竹编的艺术化成分越来越高,花瓶、提篮、鱼缸、瓷胎竹编等形式也逐渐出现。用赵思进的话来说,就是“进入到千家万户的生活中,还要深入到建筑和装饰的领域中去”。
赵思进介绍道,用来制作农具和生活用品的竹编,都是使用慈竹制成。慈竹分布于中国南方地区,也是崇州市的原产竹类,价格便宜,容易获得。而更具有收藏价值的作品,则是由慈竹和白夹竹同时作为原料进行制作。白夹竹纤维密度高,光洁度、韧性、硬性很好,因此用来当作纬线。经线则由慈竹制成。经纬交织,编织成细密的竹编作品。“全部用慈竹编的产品,能够保存30年左右。用白夹竹和慈竹混编的产品,能够保存80年到100年以上。”
相比漆艺、蜀锦等其他耗时长、工艺极为繁琐的传统非遗技艺相比,道明竹编的制作过程相对轻简一些。
制作竹编的第一步,就是把竹子劈成竹篾,准备好竹编产品的原材料。砍竹、刮青、晒黄、破竹、划丝、匀丝,细的竹篾宽度在0.5毫米左右,普通的竹篾宽度大约在1毫米。经过处理的竹篾根根强韧,适合用来制作竹编工艺品。而制作大型农具的竹篾则粗糙得多,不需要经过刮青、晒黄等工艺的处理。竹篾的粗细、软硬程度也需要根据所编器物的大小来决定。
赵思进的作品竹编鱼缸
赵思进说,编一个东西,首先制作者的脑海里就需要有成形的想法:要编成的器物究竟是什么样的 。“竹编创新都不是凭空而来的。我们都是通过有样品、图样的竹编产品来创新。”赵思进说道,创新的第一步,就是将设计落在图纸上。“底有多宽,颈有多长,口有多大,都需要一一落实到图纸上。”直到对设计图纸满意了,匠人才会开始动手。
编织的第一步就是用准备好的竹篾架起经纬,起底,编出一个结实的底盘来。接着,以经纬交织法作为最基本的编织法,再通过扭、转等多种手法,将竹篾编出“花”来。最后一步就是收口,把每一根竹篾收口、锁口或者是上圈固定。一个竹编作品就诞生了。
赵思进介绍,道明竹编主要采用的是经纬编织法,“用是经线和纬线‘绕圈圈’编出来的”。除此之外,道明竹编还有斜纹编织、平面编织等多种类型。多数的创新,都是在编织纹样上。不同的装饰纹样都是通过不同的手法来进行变幻,比如说编、按、扭、别、倒花等手法,通过在经纬上制造出规律或是不规律的空隙,编造出纹样来。
赵思进工作室中的工作台
从“畅销”到“滞销”
正因为有人守不住技艺
“我经历了道明竹编几十年的发展。其中有许多的变化,都是在我手里编出来的。”赵思进说道。20世纪50年代,赵思进创新的产品如菱格盘、船篮、小花提篮,在外国市场颇受欢迎。这其中,又尤以小花提篮最抢手。赵思进回忆道,到了20世纪90年代左右,道明竹编的口碑和销量,就开始下降。他认为其中最主要的原因,就是制作市面上竹编产品的艺人,缺乏责任心和底线。
“本身手工做的东西一天只能编3个,但是为了赚钱,有些人非要编4个、5个。要么就是偷工减料,要么就是晚上赶夜工,花更多的时间。但很多人的选择却是偷工减料。”赵思进回忆道,20世纪80年代的前期,道明竹编的销量仍旧很好。但是在他1985年和1986年先后去哥伦比亚、牙买加两个国家传授竹编技艺,直到20世纪90年代再回到成都的时候,道明竹编的销量已经大不如前。“以前每天的货都能够卖光,但那个时候货都堆在仓库中卖不掉。‘全国畅销’变成了‘全国滞销’。”赵思进认为,这个现象产生的原因,就是有人守不住技艺。
赵思进再一次用创新,在道明竹编内销的道路上,打开了新的市场。他设计了一款用来包装食品的包装盒,并且主动与绵阳市三台县的一家板鸭厂取得了联系,争取到了合作。这家工厂与赵思进达成了合作,与道明竹编签下了一年四万个包装盒的合约。头一年,道明竹编就有了几万元的创收。第二年,创收就上升到了二十多万。到了1991年和1992年前后,基本能够达到八九十万元的创收。
期间,包括赵思进创立的竹编厂在内,几家相对较大的厂家将当地的竹编逐渐规范化、工厂化地进行生产,在市场买卖中,保证产出的道明竹编的质量。市场上偷工减料的竹编产品变少了,道明竹编的口碑又回来了。“我们的道明竹编已经不再是各家各户自由买卖的状态了,而是用公司加农户的形式进行生产。”
“从20世纪90年代左右开始到2010年,我创新了大约八十多种产品,并且都投入了市场。”赵思进细数道。这30余年的时间中,赵思进坚持用创新来推进道明竹编的经营,应对市场的变化。直到2010年,当时的赵思进已经近80岁,便将经营的任务转手给了他人。
“归根结底,还是创新才有出路。我现在的工作室,也在坚持创新。”赵思进现在的工作室位于崇州市道明竹艺村内,面向大众开放,希望能够将“原汁原味”的道明竹编,展示给前来参观的游客。
赵思进竹编作品
与表兄“互为师傅”
创造千变万化的奇迹
赵思进关于竹编的启蒙,来自他的表兄。刚开始学习竹编的时候,他跟着父亲学习划篾条,跟着表兄学习最粗糙的编法,把编织的竹筐拿到市场上去售卖。很快他就发现,其他人用白夹竹编织的竹筐,一个能够卖到五个普通竹筐的价钱。细心的赵思进一算,一个白夹竹的竹筐成本,却低于五个普通竹筐的价钱。胆子大的他,决定自己去灌县(现指都江堰市,当时名为灌口)购买白夹竹。
但在购买原材料之前,亟待解决的是如何编出来更加方正、漂亮的竹筐。赵思进回忆道,这种赚钱养家的技术,老师傅几乎不会外传给他人,毕竟“教会徒弟,饿死师傅”。年纪小小的他东走一家、西去一家,最终用了几个月的时间,学会了如何编出更精致、耐用的竹筐。学会之后,赵思进又将这门技术教给了自己的竹编“启蒙”表兄,所以两人“互为老师”。“我觉得,产品和技术还是要靠自己琢磨才能做得好。”赵思进说道。
赵思进介绍,目前道明竹编在传承上并没有很大的困难。在文化传承面前,“独家技术”似乎显得不那么重要了。赵思进说,只要学生愿意学习,他一定愿意倾囊相授。“你越热心学习,我就越热心教你。竹编传承看的就是你是否喜欢竹编,是否愿意虚心学习。”
20世纪50、60年代的时候,当时交通不方便,市场不够大,一个生产队大约只有三四家人在编竹编。进入到70年代以后,道明竹编赶上了外贸出口的机会,需求量大增。因为生产力不足,公司开始组织培训。仅仅在两三年的时间里,赵思进就先后参与了十个培训班的教学工作。“这个时候的培训发展了许多人来做竹编,还带动了周边包括白头在内的许多乡镇,形成了竹编学习的高潮,可以说是家家户户都有人在做竹编。”所以如今的道明竹艺村,只要是50岁以上的人,基本都会竹编。但是相比之下,会竹编的年轻人则显得少了些。这也是赵思进愿意“倾囊相授”的原因。
前些年,赵思进通过录音口述的方式,参与整理了《道明竹编》的出版,记录下了这项技艺的工艺和历史。“我想着等我们走了之后,还能有文字资料留下来。”这是他参与这本书的初衷。从赵思进进入竹编行业开始,他就想着自己不仅是要学会竹编,还要“创造一种奇迹”。如今年岁已高的他,在采访中笑着说道:“但我也没有创造出什么奇迹来。我就是一直想做点新鲜的东西,让我们的道明竹编千变万化。”
关键词:
版权与免责声明:
1 本网注明“来源:×××”(非商业周刊网)的作品,均转载自其它媒体,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,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,本网不承担此类稿件侵权行为的连带责任。
2 在本网的新闻页面或BBS上进行跟帖或发表言论者,文责自负。
3 相关信息并未经过本网站证实,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,据此操作,风险自担。
4 如涉及作品内容、版权等其它问题,请在30日内同本网联系。